現在我國部分縣、市開始大面積栽培花菇,其中以閩北發展速度最快,大量的花菇棚在4月下旬-8月下旬都是閑置,此期正是栽培草菇的好季節,如能充分合理利用起來,經濟效益頗為可觀。現將其技術介紹如下。
(1)菇棚的改革。香菇棚一般由木條、竹片、雜草等組合而成,通常是5-6層,架寬0.8 -l米,層距40 - 60厘米,長因棚長短而異。用塑料薄膜沿床架四周和上方封搭起來,薄膜之間用膠帶粘封,在通道處留好通風門,這樣使室中有室,既便于低溫時能保證有穩定的小氣候,在需要降溫時又能及時通風,改好的菇棚在栽培草菇前用福爾馬林或氣霧消毒盒嚴格消毒1次。
(2)培養料配方。以每平方米計,稻草10 - 13千克,干牛糞1- 1.5千克,麩皮500克,過磷酸鈣250克,石灰250克。選用曬干、金黃色、無霉爛的稻草,牛糞要曬干。也可用稻草10千克,棉子殼3千克,干牛糞1千克,麩皮300克,石灰250克的配方。
(3)培養料處理。稻草先用1%石灰水充分預濕1天,加入牛糞、麩皮、過磷酸鈣、石灰等,拌勻堆制l天,掌握培養料含水量70%左右,pH 6.5 - 7.2。第2天人室鋪床,采用直草鋪床法,即從浸草至建堆拆堆保持整把草,不拆開不切短。有兩種做法:一是以“復瓦式”順床架鋪床,讓草頭露面蓋草尾,每次退10 - 20厘米,稍壓實,這種鋪法是利用草菇主要長于草頭的特性,使整個床面都分布有草頭,出菇較均勻;二是草頭朝外,草尾朝內相插或打折橫鋪床架,中間填些草把,此法的優點是利用床架兩側有較強的光照和通氣,利于草菇的生長。氣溫低鋪厚些,氣溫高鋪薄點。鋪料要注意保持自然疏松,料層通氣。
(4)巴氏消毒與播種。利用舊汽油桶加工成蒸汽發生桶,即在加油口上安裝一約60厘米長的水管,通人房內,并用經打洞(用鐵釘每隔5-6厘米打個洞)的12厘米寬的吹塑袋連接或用經通節鉆孔的毛竹連接,在桶身上方設一加水管。蒸汽經鐵管送入康架底部,使室溫上升到60℃,保持10小時,停火。待溫度降至35℃以下時播種,采用撒播和點播相結合,即先把80%的菌種均勻地撒播在料面,再用余下的20%點播到料面四周邊緣,慢慢抖動稻草使菌種落入草料里面,最后將拌落地面的培養料及菌種,收入床架,整平料面。播種量為1.5瓶/平方米(750克瓶裝),1袋/平方米(規格為15 - 17厘米×30厘米)。
(5)菇房管理。主要注意保持相對穩定的溫、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