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節白蠟被園林界、盆景界認知后,便廣泛應用于園林景觀工程和盆景制作,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近幾年其資源已經越來越少。受利益的驅動,不論是從事苗木栽培的企業還是一些個人,紛紛爭搶下山的裸根對節白蠟樹,并建立大小不等的園子栽上幾十棵、上百棵甚至更多,而栽植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有用沙栽的,有挖溝連片栽的,栽植水平參差不齊。筆者到過很多地方,見到很多的栽植方法,成活率差別也很大,低的成活率不到30%,高的有90%以上,但大部分栽植戶的成活率極低:即使專門從事苗木栽培的企業,栽植的成活率也有差異,個別企業只有不到50%的成活率。究其原因,關鍵是沒有摸清對節白蠟的生長特性,栽植的方法不得當、管理不到位,最終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令人極為痛心。筆者及所在的武漢光谷園藝公司從事對節自蠟的栽培已有十余年,所栽培的對節白蠟成活率達98%以上。這里就如何提高裸根對節白蠟栽植的成活率談幾點經驗,共讀者參考。
1.選址。由于裸根對節白蠟最怕的就是積水爛根,最好是選在有緩坡l的地方栽植,土壤以松散土壤為佳。
2.沙栽。每堆沙的寬度不超過4m,厚度不低于50cm,長度因場地而定。每堆沙要有一定的間距,千萬不能將沙堆放在一起大面積栽植,因為這樣不利于濾水,到了梅雨季節,很容易造成排水不暢,最終因透氣性不好而爛根死亡。
3.坡地、平地栽植。最好是先用挖機將土壤深翻50cm以上,再將整理好根部的樹木淺栽,行與行之間要有寬50cm、深30m寬的排水溝以防止積水。
4.栽前根部處理。由于大部分下山的裸根對節白蠟根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現象,在栽植前先要將根部的破頭部分切除,然后用鑿子或者鐮刀將根部的表皮環切3mm寬的斜口,這樣有利于根部的收口和生根。樹干頂端要及時用封口膠或者傷口愈合劑涂抹,防止水分蒸發以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