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的生長發育主要分菌絲體生長發育階段和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無論哪個生長階段,其生長發育都需要滿足一定的營養、溫度、濕度、空氣、光線和酸堿度等條件才能完成。但是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要求又有所不同,尤其在子實體生長階段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只有按著它的生長發育規律,加以調節和控制,才能生產出符合商品要求的金針菇,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l)營養
金針菇是木腐菌,能夠分解木質素和纖維素。在人工栽培條件下,棉籽殼、玉米芯、稻草、麥秸、木屑等均可用來栽培金針菇。但是在所有這些原料中,棉籽殼是栽培金針菇最好的營養料;玉米芯等其他農作物秸稈也可栽培金針菇,但需加入一定量的輔料(如米糠、麩皮、餅粉等),才能獲得滿意的產量;利用木屑栽培時,木屑越舊越好,并經過發酵后再用,因為金針菇分解吸收木材內營養的能力較弱。
(2)溫度
金針菇屬低溫型菇類,耐寒性強,是食用菌中最耐寒的種類,菌絲在零下20℃亦能存活。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是5℃-30℃,適宜的溫度是22℃-24℃,最佳溫度是23℃;5℃以下菌絲生長極為緩慢,25℃以上菌絲生長受阻,30℃以上菌絲停止生長。子實體形成與生長的溫度范圍是5℃-17℃.適溫為8℃-12℃,低于8℃子實體生長緩慢,低于3a菌蓋變色并出現畸形菇。黃色品種高于17℃、白色品種高于14℃子實體很難形成。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偏低的溫度子實體生長健壯,品質好。
(3)濕度
金針菇喜歡濕潤環境,一般在菌絲體生長階段要求培養料的含水量為60%-65%,空氣相對濕度60%-70%。培養料含水量過多會造成通氣不良,菌絲生長受到抑制,雜菌發生;含水量過少會造成菌絲稀、淡,生長緩慢甚至不生長。在子實體生長階段,除了維持培養料的含水量在60%-65%,還應每天噴水保持出菇場地空氣相對濕度在90%-95%。出菇階段培養料含水量若低于45%.于實體難以形成,超過75%子實體頸部易發霉腐爛,嚴重影響其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