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菌屬于真菌門,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嚙菌科、猴頭菌屬。猴頭菌是食用蘑菇中名貴的食用、藥用真菌,素稱“蘑菇之王”,自古以來被譽為“山珍”。猴頭菌屬低溫木腐生型食用菌,尤其適合在大興安嶺地區栽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自身保健意識不斷加強,對猴頭菌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猴頭菌價格一直呈現上升趨勢。野生猴頭菌的產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而大興安嶺地區在猴頭菌的人工栽培方面,無論在資源上還是在生長環境條件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幾年來,其栽培規模在逐漸擴大,產量及效益也在隨之增長。在猴頭菌的栽培技術方面也取得了較大的提高,現將猴頭菌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菌種選擇及其配方
為了確保生產安全,一級菌種要從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選購。二級菌種制作配方:木屑78%左右,麩子18%,玉米面1%,豆粉2%,石膏1%;含水量達到55%~65%,ph值在6.0,即可裝瓶或裝袋,裝鍋滅菌。三級菌種的制作主要采用闊葉樹鋸木屑為主的配方,具體配方為:一是木屑78%,麥麩20%,石膏粉1%,蔗糖1%;二是木屑79%,麥麩18%,豆餅粉1%,玉米面1%,石膏粉1%;配方所用麥麩、玉米面、豆餅粉等都要求新鮮、無霉變、無蟲害。但是,木屑卻要求陳舊,最好是在室外堆置數月,經日曬、雨淋,除去了芳香性物質。木屑要過2~3目的鐵絲篩,剔除原料中硬物,以防裝袋時刺破塑料袋。
2裝袋滅菌
把干輔料攪拌均勻,撒在主料堆上;再把蔗糖溶于少量水中,灑在主料堆上;隨后按一定的料水比加水,攪拌均勻。使含水量達到55%~65%即可裝袋,拌料速度要快,最好于早晨氣溫低時進行,以防培養料發生酸變。采用一頭開口的聚丙烯袋,規格為16.5 cm×33.0 cm、17 cm×35 cm,采用裝袋機完成裝袋,裝袋以不松不緊為宜。可用高壓滅菌,也可以采用常壓滅菌。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要注意:一是及時進灶。裝袋完畢,要立即將料袋裝進滅菌灶,并迅速加溫開始滅菌[1-2]。二是合理疊袋。料袋進灶應疊放,采用鐵制的或耐高溫高壓的塑料菌筐較好,袋與袋之間要留有一定間隙,使蒸汽能自下往上暢通,防止局部死角,造成滅菌不徹底。三是控制溫度。常壓鍋滅菌開始時要用猛火盡快使滅菌倉內溫度在4 h內達到100 ℃,維持8~10 h,停火,悶6~8 h后自然冷卻后出鍋,用高壓鍋要充分放出鍋內冷氣,將壓力達到1.2 kg/cm2維持2 h(丙烯袋可以達到1.5 kg/cm2維持1.5 h),自然冷卻,當壓力降到0.5 kg/cm2以下時,可以放氣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