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為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肉質根圓柱形,掌狀復葉,傘形花序頂生,花黃綠色;萼杯狀。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藥,其性溫,味辛,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三七的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措施。
1.選地整地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南向或東南向,5~15度的緩坡地。前茬以玉米、豆類、花生為好,切忌以茄科作物為前茬。播種前經多次耕翻,耙細后作成高25~35cm、寬100cm、長度不限的高畦,畦溝為50cm左右。在畦面上撒石灰每畝100kg和鋪秸稈、雜草厚15cm點燃焚燒,以消毒土壤。播種(或移栽)前,將炕土、廄肥、餅肥等肥料作底肥施于畦中,據土壤肥力情況施各種肥料總量2000~5000kg。直播地、育苗地、移栽地處理方法相同。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三七扎根深、抗逆能力增強。較傳統采用的育苗移栽產量顯著為高。
3.三七的田間管理
(1)除草與培土:見草即除,其根人土淺,除草時勿傷根,見根外露,及時培土。
(2)搭設蔭棚:搭成高1~1.6m平頂蔭棚,棚頂蓋疏簾或秸稈、竹、樹枝等。一般于1~4月和10~12月蔭蔽度可小些,使透光度在30%~50%,于5~10月約40%~50%,隨生長期不同可以調節透光度。三、四年生的植株開花結實期要求透光度大些,以促進開花結實、根部膨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圍籬也要適當調整,在西面和南面蔭蔽度50%~60%,東北面40%~50%。在6~7月高溫多雨季節,應把圍籬下部高50cm處拆去,使園內通氣良好。
(3)排灌:在發芽期和花期,遇旱情要噴灑水于畦面,保持足夠的濕度;雨季要保持排水溝通暢,雨后盡快降低土壤濕度,以免爛根。